-
街区改造 | “巷犹新生”,陶然亭街区堵疏结合改民生
每个城市中都有老旧街区,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筑的老化,业态的变迁,老街巷逐渐失去往日的光辉,变成了一条条老旧的普通街道。一曲"晚风拂柳笛声残",道尽老旧街区在岁月淘沙中的无奈 。 图片来源搜狐 陶然亭街区,作为西城区"古典、现代、京味、红色"交织,"士、民、工、商"毗邻的城市功能核心区域,早先饱受街道狭窄、设施老旧、绿化率低、建筑物参差不齐、门头牌匾破旧不堪,舒适度差等“老旧街巷综合症”的困扰。 经…- 0
- 0
- 319
-
破局 | 打造口袋公园空间,创造全龄体验场景
城市本质上是关于人,人们去向何处,人们在何处相遇,这些才是让一个城市成为一个城市的核心。 所以在城市中,比建筑更重要的是公共空间。 ——Amanda Burden,纽约市总规划师 城市一隅,遇见绿色与长椅,放慢脚步,随心而坐,起身便走,将疲惫丢弃………石佛营东里105号院的“口袋公园”,让当地居民有了属于自己与快节奏生活的过渡空间,在闲暇之余的休憩时光中找到想要的平静和愉悦。 2022年7月,住建…- 0
- 0
- 227
-
案例 | 中仓社区改废旧锅炉房成家园中心 实现5分钟生活圈
出门五分钟内就可享受养老服务、餐饮服务、便民服务、公益服务……如此便捷的“五分钟生活圈”,是李大妈决定从主城区搬回来的原因。这个圈,就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中仓街道中仓社区。 近年来,通州区住建委、各街道分批次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解决居民普遍反映的身边养老设施少,休闲设施少,生活不方便等问题。中仓社区因地制宜,将一座弃锅炉房更新改造,摇身一变成为了中仓家园居民口中方便实用的社区综合服务体。 该家园中…- 0
- 0
- 615
-
城市更新 | 龙潭西里社区改造化解停车难 有里也有面儿
最近,家住龙潭湖畔的李先生心情舒畅多了。他的停车难题终于解决了——小区经过更新改造,门前规划出平整的停车位。自己的车子不必再乱停乱放,道路整洁了,居住舒适了,邻里关系也和睦了。不久前,BTV也报道了小区的显著变化以及居民的真实感受。 来源:BTV报道 李先生居住的小区就是东城区龙潭西里。近两年,随着东城区的整体规划,周边先后开放了龙潭中湖、龙潭西湖两大设施齐全、景色宜人的网红公园。居住环境的改善,…- 0
- 0
- 274
-
聚民意,巧规划!看老旧小区改造如何成功化解停车难?
图:营房西街小区的“党员责任区” 走进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的营房西街,你一定想象不到这个小区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经过整体规划改造,这里的变化太大了。改造之前,管线堵、环境差、停车难,困扰着居民的日常生活;改造之后,由内到外焕然一新,令人刮目相看。 01 空间不足 迎刃而解 营房西街1-5号楼,每栋楼都是6层,总建筑面积19013.9平方米,住着348户居民。实施综合整治前,小区不仅基础设施老化…- 0
- 0
- 683
-
提颜值,补短板!看这个城市副中心的网红小区--西营前街小区!
十四五即将启幕,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未来,令人无限期待 。 12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高水平规划建设,把城市副中心打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地的通州,一直在加速进入角色。 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云景城市公园、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北京学校……一系列优秀教育机构和景观的建设进驻,不仅为城市副中心提升了颜值,更增添了…- 0
- 0
- 716
-
十三五老旧小区改造新标杆是怎样炼成的
西营前街小区是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副中心通州区2018年老旧小区改造综合整治的一个试点工程。小区位于通州区中仓街道,西起玉桥中路,东至西营巷,南起西营前街,北至玉带河东街。小区建筑面积约6.05万平方米,共有15栋住宅楼,62个单元门,居民共769户。 改造项目之全、改造标准之高,是迄今为止全国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极大成果。 在这个项目从申报到执行落地的整个过程中,筑福集团以全过程工程管理思维,在社区…- 0
- 0
- 363
-
老旧小区改造“借地”解决停车难!《人民日报》点名白云路七号院
7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重磅文章《瞧!老旧小区有了崭新的模样(深度观察)》,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成功案例进行了报道,白云路七号院改造项目也荣列其中。 在文章中对白云路小区“无中生有”的立体停车楼、电梯、办公楼,怒赞其为巧谋划精设计,“借地”借出新天地。 (人民日报对白云路7号院的报道) 这不禁让我们好奇,白云路七号院的“借地”模式, 到底是怎么样的精巧呢?让一个“停车难、违建多、设施老”的小区变身…- 0
- 0
- 311
-
7月1日北京“危旧楼改建”再出重磅政策 ,将带来多大惊喜?
来了! 老旧小区改造又一利好政策落地! 7月1日,北京市住建委联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发布《关于开展危旧楼房改建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工作意见),明确北京危旧楼房可通过翻建、改建或适当扩建方式进行改造。 改建项目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范围,可获得政府补助。 长久以来,危旧楼都是旧房改造中“老大难”问题。漏雨、漏电等安全隐患以及环境脏乱差,一直是12345热线投诉的重灾区,该政…- 0
- 0
- 1.2k
-
老旧小区如何变身“健康社区”?这几处改造是关键!
疫情后,社区的健康成为刚需。在2020年9月1日即将施行的《健康社区评价标准》中,针对社区的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创新等7类指标规定了细则。其中,排水、通风、保暖、配套服务等方面成为居民的关注重点。 那么,建造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小区如何适应新的要求,变身健康社区呢?今天,我们带您探访位于西城区白纸坊东街北侧的盆儿胡同62号院,了解社区是如何通过综合改造“旧貌换新颜”,从而提升居民…- 0
- 0
- 425
-
老旧小区如何“适老性”改造?这里有张满分答卷!
随着中国人口步入老龄化,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如何全面考虑、设计面向老年人的功能呢?今天,让我们走进莲花池西里小区 深入了解 “适老性”改造,从经典案例中找答案。 老旧小区不“老旧” 图:莲花池西里小区外观 “这是老旧小区吗?简直太新了!” 刚一走进莲花池西里6号院,来自北京方庄某小区的居民代表们不约而同发出了这样的惊叹。 绿树成荫、道路整洁、楼体外立面也“焕然一新”,还采用了先进的人脸识别门禁——如…- 0
- 0
- 616
-
助力旧房改造,打造韧性社区!这部规程解决了行业难题
6月19日,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消息,由北京筑福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既有框架结构隔震支座托换技术规程》(标准号CECS648-2019,下文简称为“规程”),于2020年6月1日公布实施。这一技术的标准化,将助力隔震技术更多应用到公共设施、老旧小区等既有建筑的改造升级中,助力打造“韧性城市”、“韧性社区”。 图1:“韧性社区”是许多城市的共同目标 据介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既有混凝土框…- 0
- 0
- 272
-
老旧小区改造,社区规划先行
今年,我国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已经转向了存量提质阶段。老旧小区改造量大面广,以社区、街道为单位,做好这项工作最终要回归到基层工作层面上。 新形势下,老旧小区改造一方面要承担起改善居住环境、保障民生的基础功能,另一方面还要担负起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有机更新等新型治理理念的落地实现,面向主体多、需求分散、工作难度大。以北京为例,在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城市的总体目标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既要符合城市…- 0
- 0
-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