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老楼加装电梯为何难?原来是缺了这一环

“十四五”期间,完成“房龄”20年及以上的21.9万老旧小区的改造,并将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和电梯加装。——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提出这一目标后,今年1月,城市建设司发布“2021年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情况”,其中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实际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56万个,这是一张令人充满了期待的答卷。

然而与此同时,作为旧改关注焦点的加装电梯却没那么顺利。家住北京市通州区中仓街道的李女士拨打本市12345热线,反馈小区改造项目虽已竣工,本应加装的电梯却不见了。山东青岛市三明南路的杨先生为自家老楼加装电梯忙碌了两个月,最终却对二楼一户坚决不肯签字的住户无计可施。 加装电梯难,成功加装的电梯数量远不能满足居民需求。——这已经是政府、行业、居民的共识。

加梯难,难在哪里?

“一层二层住户的利益没有保障,年轻人不理解,对资金的来源有疑问,这些都有可能让加装电梯的美好心愿付诸流水。”筑福加梯大使王阿姨根据自己两年多的志愿者经验,这样总结道。王阿姨居住在石景山区的绿岛小区,这里和许多老旧小区一样,居民老龄化严重,有些老人因为没有电梯,出行不便,只能忍痛把自己的房子出租,另外租房居住。作为志愿者,她们对住户进行了走访,绝大部分居民都十分欢迎,四层以上的居民更是一致同意。反对意见往往来自一层和二层,会担心有遮挡,加装后社区布局变乱等等,志愿者会针对其担心的问题耐心解答。这样的排查,可能会做好几轮,针对高层底层意见不统一,还会再反复沟通,直到把工作做通。王阿姨说,前期的排查越细致,对住户的情况掌握越深入,后期的成功率也就越高,有了信任作为保障,遇到意外情况,也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在没有安装电梯的老旧楼房,居民的加装意愿往往是强烈的,其实,和居民意愿同等重要的,还有专业的前期调查与可行性评估。这一环节有了保障,因为突发情况被叫停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 排查怎么做?北京已有示范

3月18日,北京市住建委印发《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前期调查与可行性评估指引(1.0版)》(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指出,前期调查需要有加装电梯基本信息与影响加装电梯的客观条件两方面内容。其中,加装电梯基本信息的调查包括既有住宅(小区)总体概况、既有住宅基本信息、拟加装电梯单元(楼门)的基本信息、既有住宅项目产权性质,以及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实施情况等内容。此外,有关单位需要调查其是否具备加装电梯客观条件。例如,拟加装电梯是否超出该既有住宅项目用地红线;加装电梯是否占用既有住宅底层庭院及庭院权属;加装电梯是否严重遮挡居民外窗,是否影响厨房自然通风,是否影响燃气热水器具排烟;对建于1980年之前的既有住宅(含部分建于1980年代的全装配大板住宅),是否在2011年之后进行过抗震鉴定,鉴定不满足要求时是否已进行抗震加固等。与此同时,还需要调查加装电梯对现状道路的影响。当现状道路宽度不小于4m 时,加装电梯后宽 度应不小于4m;当现状道路宽度小于4m时,如该道路为消防车道,则加装电梯后宽度不应减小,如该道路为小区次要道路,则加装电梯后道路宽度不小于2.5米。可以看出,调查评估的内容已经覆盖了一二层住户最关注的“遮挡光线”、“影响小区交通”等关键问题,有理有据,才能保障大家最终达成共识。对渴望加装电梯的老旧社区,这项政策可谓“及时雨”。作为旧改引领的城市,北京的创新经验相信也会快速复制到全国各地。

政策解读 | 老楼加装电梯为何难?原来是缺了这一环-1

调查:你家老楼适合加装电梯吗?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实际工作很有指导意义。加装电梯这件事,启动容易,结束却不容易。”筑福集团负责加装电梯的产品经理认为。从事了十多年城市更新实践工作的筑福集团不仅参与改造了上千个老旧小区,在加装电梯的调查评估上更是有丰富经验,通过组织社区志愿者,协调居民意愿,深入参与许多社区的加梯工作中。此前,筑福的加梯团队还为一些社区街道量身定制了适用的排查评估方案,推进当地加装电梯工作。 作为行业践行者,筑福加梯团队也表示,愿意分享经验给更多社区,让政策福利惠及民生,方便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居家出行。

政策解读 | 老楼加装电梯为何难?原来是缺了这一环-2

【调查:您的社区加装电梯成功率有多高?】

本调查结果仅供参考,请您根据结果留言后台“加梯”,由筑福加梯团队进行专业调查评估

政策动向

城市更新资讯|一周必知政策(04.04-04.10)

2022-4-19 9:01:16

政策动向

城市更新资讯|一周必知政策(04.18-04.24)

2022-4-27 14:00:0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