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冬奥时代 | 冰雪经济带动下的城市更新,刚刚开始!

刚刚过去的冬奥会,不仅在赛场上精彩纷呈,更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一次契机。

作为有史以来的首个双奥之城,北京本次举办冬奥会展示了综合国力,体现了体育精神和国际气场,而冬奥会相关的规划建设,对于城市更新发展也意义深远。

后冬奥时代,在产业升级、绿色可持续发展、民生福祉、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四大方向上,冬奥会的冰雪经济引擎起到了当之无愧的引领作用。

后冬奥时代 | 冰雪经济带动下的城市更新,刚刚开始!-1

 

方向一:产业“国际化”、“科技化”升级

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从低端产业向国际化、科技化的升级。在冬奥会的带动下,北京最新的城市规划有了明确的关键词。

在国际化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个季度,国际品牌在北京开设首店的数量已达到696家。北京市商务局表示,计划到2025年,将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北京开设首店数量达到3000家以上。未来几年,伴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北京将迎来消费多中心的发展格局。随着这一趋势,中心城区需要加速对传统商圈和老旧商业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及冬奥会的带动下,北京新兴商圈也将迎来更多消费升级。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断加大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北京仅高科技企业租赁成交就占比高达51%,产业升级,也会促使北京对优质区域的老旧厂房进行更新改造,为低效产业园区“腾笼换鸟”,为科技企业提供性价较高的办公场所的同时,有效激活老旧存量资产,提升产业效益。

 

方向二:绿色低碳可持续

2022年冬奥会带来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绿色低碳,许多建设应用都将成为未来城市更新发展的参考标准。

例如,在场馆的再生能源利用方面,本次冬奥会赛时实现了所有场馆100%绿电供应。

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也是冬奥会在北京市区唯一新建场馆。“冰丝带”和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这项技术被大规模应用于冬奥会也是奥运史上首次。

北京冬奥会新建、改建的7座冰上场馆、9块冰面,均使用了环保型制冷系统和环保型制冷剂。北京冬奥会所有新建室内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中国研究制订的《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不仅成为北京冬奥会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

城市的更新,要随着人类的技术变革而不断演进,绿色低碳一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刚需。在接下来的城市更新浪潮中,聚集这一领域的技术型企业已经崭露头角,并将持续发挥优势。

后冬奥时代 | 冰雪经济带动下的城市更新,刚刚开始!-2

 

方向三:惠民生 补短板

全民健身,冰雪运动——这样的氛围,带动北京弥补了过去不足的城市建设短板。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从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国参加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达到24.56%,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一承诺。国家游泳中心、首都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中心新增或优化了制冰设施,使得这些场馆的适用性大大提升。

首钢冷却塔的“大烟囱”,让“赛博朋克”工业风在社交媒体刷屏,百年首钢借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实现了涅槃重生,极大带动了北京西部地区的民众热情和经济发展,带动了工业遗址的复兴和主办城市的全面发展,让首钢成为世界知名工业遗址复兴示范园区。位于北京西部的石景山、门头沟区域,随之出现了“全民健身”体育空间,普惠民众,福祉民生。

在智慧科技方面,为了更好地服务冬残奥会,北京冬奥村推出了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可显示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坡道、盲道等设施信息,并对起点至各目的地之间满足无障碍要求的路线进行最优计算,将结果推送给无障碍需求人士进行导航。该平台可提供中英文双语,便于各代表团运动员及随队官员使用。这些智能化技术,在冬奥中规模化演练之后,也会逐步服务于养老等民生产业,普惠大众。

后冬奥时代 | 冰雪经济带动下的城市更新,刚刚开始!-2

 

方向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在2022年冬奥会的筹备期间,北京的城市更新更加注重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京张高速铁路和延崇高速的通车使得北京至延庆、张家口赛区的时间大幅缩短。此外,大兴国际机场的投入使用也有效辐射京津冀核心区域,进一步推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交通一体化。

在延庆赛区,京礼高速直达赛区核心区,京张高铁直达延庆城区,场馆的建设和高速交通系统的保障,带动了整个延庆区文化、体育和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在张家口赛区,2015年这里还只是一片山地,今天,这里建设了4个竞赛场馆、6个非竞赛场馆,还同步建成了太子城冰雪小镇。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张家口赛区每年的滑雪人次从20万增加到200万以上。

总之,在冬奥会的契机下,北京这座双奥之城拥有了大量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参考的技术标杆和样板,接下来,如何让这些经验从冬奥场馆进入城市各个角落,惠及千家万户,还需要深入研究及行动,欢迎和筑福共同探讨,一路同行。

行业信息

探访京西首个全民健身中心:老旧工厂改造的最美风景

2022-1-29 15:10:36

行业信息

活动|《忆山城共谋重庆城市更新发展新机遇》宣传推介会召开

2022-3-8 8:18:0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