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和城市复兴有什么异同?

城市更新、城市复兴你或许听得多,或者你年纪大一点还会听过旧城改造、学术一点还能听过有机更新、城市再发展、城市再生、都市更新等等一系列相似的词,他们的背后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关系呢?

论述得再远一点,在英文里面,与城市更新相关联的词也不少 ,URBAN RENEWAL,URBAN REGENERATION,URBAN REDEVELOPMENT, URBAN RENAISSANCE。。。

下面分起源、和区别两个点来论述城市更新、城市复兴的异同。

一.起源

不论是城市更新、城市复兴、旧城改造,还是英文中上述的一堆玩意,他们形容的事情都是发生在同一个空间上——物质环境老化、产业结构衰退、社会结构衰败的城市老城区。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城市更新这玩意,真的是“自古而来”,人类有了城市活动伊始,就有更新、改造、复兴之类的活动开展。

而从近代词源来说,城市更新对应的英文词汇是URBAN RENEWAL。英美等发达国家由于现代化、城镇化进程比我们快出那么几十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因而城市更新之类的词语的源头是英美。也就是说,城市更新、城市复兴、城市再生等词都是舶来品,最早是用来形容英美的老城区更新改造的。例如说,城市更新对应Urban Renewal,城市再生对应Urban Regeneration,城市复兴对应Urban Renaissance。还有什么城市再发展(Urban Redevelopment)之类的 就不说了。下面说说这三个主要的词,城市更新、城市再生、城市复兴。

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这词最早出现在1954年美国的住宅法法案中。此后,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城市更新中,同样表达对老旧城区修复的词语涌现,如20世纪60年代提出注重物质形态重建改造的“Urban Renewal(城市更新)”、20世纪70年代提出注重振兴经济的“Urban Regeneration(城市再生)”、再到20世纪90年代注重社区建设的“Urban Renaissance(城市复兴)”等。可以看出,海外城市更新的意涵不断被拓张,从最初的全面物质性推到重建到追求更新地区物质、经济、文化的多元复兴。

而在我国,也有若干与城市更新相关的术语,如“旧城改造”、“城市改建”、“旧区改建”、“城市再生”、“城市复兴”等。参考了大量海外的经验,国内的学者们尽管定义各有侧重点,但均认为城市更新关切的应包括物质环境提升,及社会文化的保育

二.发展与异同

在英语中,与城市更新意思相近的词汇有“urban renewal” ,“urban regeneration” 及“urban renaissance” 三个。

其中,urban renewal 较多形容上世纪60年代对旧城衰败地区的物质性更新过程。一地区城市更新理论的演变可反映其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从1960年代为解决“文化差异”导致社会贫困的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到1970年代振兴城市经济、面向全球竞争城市再生urban regeneration),再到1990年代末重视社区建设、重建公民社会城市复兴(urban renaissance),反映着英国发展的哲学思想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第三路径”的转变[[i],[ii]],价值观从福利主义到功利主义再到资本积累与社会有序并重的包容性增长的转变[[iii]]。然而,政策及价值观的转变并非城市更新政策调整的唯一动力源泉[[iv]],亦有学者从不平衡发展与空间再价值化理论,及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理论方式来解读城市更新,认为其是实质是资本主义的空间再生产进程

城市更新和城市复兴有什么异同?-1城市更新和城市复兴有什么异同?-2

西方城市更新的政策理论(资料来源:作者依据参考文献[1][2][3]整理)
也就是说,Urban Renewal——城市更新 一词,在海外 更多形容20世纪60年代针对内城贫民窟的物质性、推倒性城市更新,这种城市更新以对物质环境的更新为主,忽视了社会、文化、历史的重要性。

Urban Regeneration——城市再生 一词,在海外更多形容20世纪70-90年代新自由主义下的为应对全球竞争、增强城市影响力,所采取的在旧城中引入资本,用市场的力量主导旧城的物质性、商业开发式的重建,这种再生方式漠视了当地群众的意愿,同时引入大量的资本导致了社会阶层分化加剧,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问题日益严峻。

Urban Renaissance——城市复兴 一词,在海外更多形容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城市复兴进程,这种老城复兴模式注重培育社区力量,注重当地居民的情感,注重对“社会排斥”现象的改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尊重居民意见的、物质与社会并重的更新模式。

三、在我国

在我国的学界与业界,过往称为旧城改造、城市更新、城市复兴等,并没有成体系,各自为政,我想说对旧城区做修补的过程是啥他就是啥。从大概2010年开始吧,城市更新的研究逐渐增加,学科的共识也逐渐建立,大家逐渐都用“城市更新”一次来形容对老城区干的事情,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

城市更新和城市复兴有什么异同?-3

1981年起城市更新文献数量变化(资料来源:中国知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化率即将到达罗瑟姆曲线的拐点,城市的发展不再是简单地无限扩张、摊大饼,增量规划逐渐变少,以存量规划为主的城市更新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因而相关的研究亦日益增多。

历史总会惊人地相似,我们过往十年的城市更新,正好与英美等国家二三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十分类似,都经历了大拆大建、房地产开发等模式。而近年来,我国随着公民意识的逐渐崛起,城市更新的内涵在不断地变迁,越来越向着“城市复兴”的道路迈进,一方面,物质空间上的更新理念转变。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城市双修政策。此后马上出现了广州的微改造、上海的微更新等新兴的城市更新模式,提倡小修小补,用绣花针的模式修复城市肌理,反对过往的大拆大建,在物质空间上与过往的推土机式重建说再见。另一方面,社会文化上的更新理念转变。近年来,国内学者逐渐将英美过往基于“交往理性”下的 沟通协作式规划方式引入国内,并进行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时间,如近年来在广州、厦门、杭州等地出现的参与式规划、共同缔造工作坊、沟通协作式规划、社区更新等等探索,均是重视社区居民、重视文化、重视沟通的更新改造模式探索。

换句话说,我们的城市更新,已逐渐摆脱过往Urban Renewal大拆大建的模式,向着Urban Renaissance进展。


[[i]]曲凌雁.更新、再生与复兴—英国1960年代以来城市政策方向变迁[J].国际城市规划,2011,01:59-65.

[[ii]]罗翔.从城市更新到城市复兴:规划理念与国际经验[J].规划师,2013,05:11-16.

[[iii]]李和平,惠小明.新马克思主义视角下英国城市更新历程及其启示——走向“包容性增长”[J].城市发展研究,2014,05.

[[iv]]张京祥,陈浩.基于空间再生产视角的西方城市空间更新解析[J].人文地理,2012

作者:覃俊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148893/answer/699360242
来源:知乎

行业信息

不想爬楼困难,想要在旧楼安装电梯?这几个问题必须注意!

2021-11-23 17:38:56

行业信息

城市更新这一年:拥抱变革 把握未来

2022-1-4 8:45:3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