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以下简称《国家标准2023》),这是自2021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发布实施后的首次调整。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于2021年首次出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等9个领域80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对象、内容、标准、支出责任和牵头负责单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对标对表国家标准和本地区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台了本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目前,中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涵盖国家、行业、地方和基层服务机构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制度框架搭建完成,原有的80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基本落实到位,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住房改造服务”方面,《标准》提到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由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省级人民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中央给予资金补助。农村危房改造方面为服务对象提供危房改造补助,帮助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财政补助和个人自筹相结合,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