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旧改又一年。
没有人当初能预见2020年的跌宕起伏,突如的其来疫情,改变了全球形势,改写了行业布局,也影响了成千上万人的命运。
01
做建筑行业的逆行者
2020年2月9日,筑福带头人董有在节后复工日一锤定音,做建筑行业的逆行者,砥砺前行,升级团队,精细管理, 进军老旧小区改造投资,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带动产业。
4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 艳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2020年,全国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约700万户。
老旧小区改造迎来风口,我们也迎来了一个城市更新时代。
做一个时代的企业,是我们的选择,我们有幸见证、参与并大胆变革。
02
这一年,我们见证、参与
这一年 ,筑福集团董事长董有首次走进凤凰网直播间, 分享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并表示要公开专利、技术、标准,赋能行业, 助力经济复苏。
这一年, 《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将改造内容划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类, 要求各地因地制宜确定改造内容清单、标准。
据此,我们整理了近百个优秀改造案例:适老性改造满分的莲花池西里,党建推动旧改的营房西街,城市副中心标杆西营前街,化解停车难的白云路7号院……这些案例出现在主管部门网站、公众号、行业大报…… 白云路7号院更被《人民日报》点赞 。
这一年, 为推进韧性社区建设,我们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成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韧性城市专项公益基金,推动韧性社区落地 ,开展百城百讲 。北上东北,南下四川,东至山东,西赴云南, 与各地方政府、合作伙伴分享老旧小区改造、韧性社区实战经验, 探讨以旧改为引擎,带动产业,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这一年, 我们从实践到创新,重磅发布突破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技术、居民满意三大壁垒的BTO(建设-转移-运营)模式 ,为老旧小区创造项目闭环机制,努力不负,崂山模式逐渐揭开帷幕。
这一年, 我们与大象共舞,携手鲁商集团、东方雨虹等重量级合作伙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打造老旧小区改造样板, 推进城市更新, 我们相信众志成城 。
这一年,我们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迅速以经验覆盖全国86个灾普试点城市,先后为山东、辽宁、北京等多个区县出具方案及项目建议书,参与深圳龙岗、上海黄埔区等地的灾普工作,为城市体检(灾普)贡献经验及技术力量。
抢滩新城建,我们当仁不让,签约青岛海尔,推进智慧社区:
签约青岛城维,力推城市大数据平台:
亮相上海城博会发布加梯网,为政府、企业、居民搭建信息沟通平台……
这一年,我们积 极响应《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尝试“完整居住社区”背景下的 创新运营模式,在孵化出“最美书店”全民畅读,“网红打卡地”筑福羽毛球馆后,全力加速建设家园中心,正式开放向阳东里4号。 对闲置物业空间再造,完善社区配套资源,筑福家园中心的脚步从未停过。
这一年,我们与鲁商发展携手 组建山东城市更新研究院,致力于组织国内行业顶尖专家和产业链上优秀资源, 共同推进山东省乃至全国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的发展和创新落地。我们知道城市更新里有烟火气,也有星辰大海。
这一年 ,我们以韧性为底蕴,以制定标准为己任,筑福参编 、清华大学主编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 、筑福主 编的《既有框架结构隔震支座托换技术规程》 先后发布。
参与制定的《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导则》、《上海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前期调查与可行性评估技术导则(试行)》都在为加梯行业加速。
积极参与的《北京老旧小区改造综合评价标准》也即将亮相 。
在旧改、韧性的技术道路上,我们永远和自己赛跑。
有人说2020年是旧改之元年,城市更新更是潮水的方向,我们有幸躬逢,并在此其中,见证、参与、变革、引领行业发展 。
03
众志成城,未来可期
中国旧改之路尚任重道远,我们以城市更新、新基建两翼齐飞的姿态面对未来。
我们期待,资本、技术、运营等各个方面,继续深化模式创新,实践落地。
作为领跑者,我们自信能赋能行业,也期待拥抱更多的伙伴 。
2021,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