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重点督办消防安全问题突出的村(居)民自建房集中连片地区名单发布
近日,应急管理部网站发布《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重点督办消防安全问题突出的村(居)民自建房集中连片地区的通知》,确定对31个消防安全问题突出的村(居)民自建房集中连片地区整改工作实施重点督办。
通知提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生产经营租住村(居)民自建房重大火灾风险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2022年3月以来,各地紧盯住宿人员达到10人特别是30人以上的生产经营租住自建房及集中连片地区,重点针对违规使用易燃可燃彩钢板、防火分隔不到位、安全疏散条件不足、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封堵逃生出口、违规设置冷库等6类突出隐患,分级分类开展排查整治。
02两部门:“十四五”期间争取创建美丽宜居村庄1500个左右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间争取创建示范美丽宜居村庄1500个左右,引领带动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省级创建示范活动,打造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示范样板,推动乡村振兴。
《通知》明确,美丽宜居村庄创建要遵循示范引领、分级创建、尊重规律、注重实效、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村民主体、政府引导等基本原则。在创建过程中,既要引领地方开展各级创建示范活动,形成上下联动、分级创建的良好局面,又要合理安排创建示范时序和标准,防止盲目跟风、一哄而上。还要根据乡村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因村施策、有序推进,并注重乡土味道,打造各美其美的美丽宜居乡村。同时,是否参与创建、建设什么内容等都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包办代替。
03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约,共同推动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开发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协议从更好发挥开发性金融功能和作用出发,针对性提出聚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探索创新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等合作内容,明确合作落实部门,健全联合协调机制,开展重点项目对接。为促进协议高质量落地实施,三方制定了具体合作方案,提出了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县(区)域垃圾污水处理、乡村建设行动、乡村产业发展、农业对外合作等具体事项,明确了时间节点和责任单位,并就合作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模式达成共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04省市县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公共平台基座上线
由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牵头研发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公共平台基座近日已经上线,将加快在省市县落地。据介绍,该“平台基座”采用行业领先的技术架构和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构建了“1套标准规范体系+8大功能模块+N个基础及扩展应用”的产品形态,打造了算法模型不断升级的智慧大脑,提供了各类专业化、插件化应用产品的超级市场,并为跨部门涉农数据共享交换设置了接口。
“平台基座”旨在加快推动各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建共治、业务协作协同,构建主体广泛参与研发、数据产品体系丰富的农业农村数字化生态圈,快速形成标准统一、架构先进、安全可信、应用丰富的大数据能力,实现国家和地方数据的贯通与共享。
05国家发改委发文,推广借鉴深圳经验和创新举措
本次推广借鉴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共18条,主要包括:要素市场化方面,建立土地联动高效审批机制、实施私募基金商事登记服务创新和全流程一体化监管、推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等5条;科技创新方面,建立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创新基层编制资源统筹管理、实行大科学计划全链条综合管理机制等6条;对外开放方面,建立跨境仲裁协作和国际仲裁合作新机制、创新口岸国际中转便捷通关模式、推动国际船舶登记入级管理集成创新等4条;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建立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医院评审认证体系、建立急需药械准入和全流程监管新机制、打造气候项目市场化投融资服务新模式等3条。
06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
《纲要》对首都标准化工作提出了“五个更加”的定性要求和7项定量指标。
“五个更加”即:“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标准化支撑更加有力;京津冀标准化发展更加协同;首都标准体系更加完善;首都标准化开放程度更加提升;首都标准化综合能力更加凸显。
7项定量指标即:制定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30项以上,促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制定国际标准80项以上,培育若干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团体标准组织;制定地方标准800项以上;地方标准平均制定周期在18个月以内;科技项目形成标准研究成果的比率达到60%以上;建成至少12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开展40项标准化试点示范。
以上内容来源: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及各地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