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 | 打造口袋公园空间,创造全龄体验场景

城市本质上是关于人,人们去向何处,人们在何处相遇,这些才是让一个城市成为一个城市的核心。

所以在城市中,比建筑更重要的是公共空间。

——Amanda Burden,纽约市总规划师

城市一隅,遇见绿色与长椅,放慢脚步,随心而坐,起身便走,将疲惫丢弃………石佛营东里105号院的“口袋公园”,让当地居民有了属于自己与快节奏生活的过渡空间,在闲暇之余的休憩时光中找到想要的平静和愉悦。

破局 | 打造口袋公园空间,创造全龄体验场景-1

2022年7月,住建部发布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推进2022年全国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促进解决群众身边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

过去30年间,中国城市经历了粗放扩张型发展,随着消费业态及城市高强度开发,产生了大量的不适合现代生活的低效场景,愈发挤压日常生活空间,导致公共空间活力不足。

口袋公园,充分利用城市拆除的违法建筑、临时建筑和废弃地、闲置地、裸露土地、道路节点、路头转角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或改造,唤醒城市存量,打造一批慢节奏的“室外会客厅”,让居民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享受不被外界影响的私密空间。

  • 宜大宜小,激活闲置空地

对市民而言,口袋公园是利用城市边角碎地“见缝插绿”的方式来打造,合理的激活闲置空地,让市民们随时可以出门享受大自然和绿色有氧的慢生活。

破局 | 打造口袋公园空间,创造全龄体验场景-2

在推进石佛营的“口袋公园”建设过程中,设计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强化历史文化、原有地形地貌和大树老树古树保护,坚持植物造景,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和抗逆性强的植物种类,合理选用观花、观果、彩叶及香花树种,注重营造有层次、有特色的植物景观,丰富、拓展城市绿色空间。

  • 宜老宜幼,打造社区文化 

如何让社区内所有居民都享受到口袋空间的便利,又能体验良好的社区文化,是“口袋公园”最重要,也是最具意义的设计。

设计师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倾听用户意见,合理增加活动场地,落实适老化、适儿化和无障碍等要求,因地制宜配置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设施,实现全龄友好型绿地空间。

破局 | 打造口袋公园空间,创造全龄体验场景-3

坚持节约型园林建设,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强化日常养护,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居民们用得“舒心”,真正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 宜动宜静,促进邻里和睦

破局 | 打造口袋公园空间,创造全龄体验场景-4

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提出了颇有特色的边界效应理论。他指出,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等的边缘都是人们喜爱的逗留区域,而开敞的旷野或滩涂则无人光顾,除非边界区已人满为患。边界区域之所以受到青睐,显然是因为处于空间的边缘为观察空间提供了最佳的条件。

在打造石佛营”口袋公园“的过程中,设计师充分考虑通过式和停留式空间的布局,打造合理边界感,让空间即富有生气,又充满恬淡。

破局 | 打造口袋公园空间,创造全龄体验场景-5

进入新时代,公众对教育、医疗、养老、城市便利性、宜居性等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党的十九大明确大力发展“七有”领域民生建设,到北京市提出“五性”民生工作理念,公共服务日益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门口的小型公园不仅为市民休闲锻炼提供了好去处,满足更多居民的“公园自由”需求,契合当今建设15分钟生活圈、健身圈的要求,有效改善城市面貌,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让现代人在家门口就可以感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老旧小区

案例 | 中仓社区改废旧锅炉房成家园中心 实现5分钟生活圈

2022-8-31 13:14:19

老旧小区

街区改造 | “巷犹新生”,陶然亭街区堵疏结合改民生

2022-10-24 14:31:2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